中关村,半部改革史。
文 / 华商韬略 熊剑辉
【1】
40回顾中关村的传说,还是要从陈春先说起。
年,中国物理代表团访问美国,包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核聚变专家陈春贤。今年,他刚刚在全国科学会议上获得一等奖,并与陈景润等人一起被提拔为中国最年轻的研究员。
如果人生和国运有四季,那就叫春天。
当时,在中国人眼里,美国仍然是腐朽、衰落、崩溃的帝国主义。然而,沿着波士顿128公路和旧金山硅谷,陈春贤看到了数千家由教授、大学生和,以及他们建立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一位美国教授,只有一家20,才能做到NASA供应全球核实验室。科技与商业的高度协调可以爆发出如此惊人的生产力。陈春贤深刻认识到,这是美国强大经济技术的终极奥秘。
6020年后,美国拥有强大的激光产业,中国的科研成果仍躺在实验室里。
想起这些差距,陈春先的心隐隐作痛,脑海中浮现出中关村。
当时,北京市海淀区聚集了30多所顶尖大学和130多所科研机构,人才密度不亚于硅谷。1980年,陈春贤在向中国科学院和北京科学技术协会的听众讲述美国访问报告时,启发性地说:只要我们改变了我们的想法,我们就能做到,并自豪地宣布要。
文革结束仅三年,陈春先敢说这样的话,有人觉得他疯了。
陈春先比这些人想象的更疯狂:他制定了二不四自的原则:不分配国家资金,不占用国家机构,自由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这后来成效仿的典范,但当时,更不用说中国科学院了,中国没有这样的先例。陈春先向物理研,但它沉入了大海。
幸运的是,一个叫赵绮秋的关键人物很快就来了。
作为北京科学技术协会咨询部门的负责人,赵启秋在美国访问报告现场被陈春先圈起来。她清楚地知道,不能开业,但她可以利用陈春先等离子体学会副主席的身份,首先成立一个服务部门,由北京科学技术协会批准,资金,然后到局雕刻公章,银行开户。
曲线救国,服务部开张。
年10月23日,陈春贤、纪世英等人收拾了物理研究所的废弃仓库,成立了服务部。这一天被的诞生日。
但与此同时,陈春先的腐蚀技术团队,占用公共住房的小报告也打电话给物理研究所的领导,证明其腐蚀的证据是,每个清理仓库的人都多吃了5元。
大家都在观望,犹豫,看笑话,陈春先却马不停蹄。
他经营美国,倒芯片,创建了批核聚变电源开关,赚了3万元;他举办了培训班,教失业青年电子技术,成为未来电子街的黄埔军校。
人们对服务部赚钱感到惊讶,但他们不喜欢陈春先每月给员工多发7-15元津贴等于涨1-2等级工资。谣言更多:服务部把产品卖给物理办公室,就是损公肥私;卖给外国单位,典型的吃里扒外。
不久,物理研究所的领导开始承受公众舆论,有些人自己也嫉妒、嫉妒和憎恨。他们公开批评陈春贤、纪世英等人不做生意、歪门邪道、腐蚀干部,然后决定对服务部进行调查。
诽谤、审计和拘留接踵而至。人们意识到陈春先不仅要受到惩罚,还要蹲在监狱里。服务部的数百人一哄而散,只有纪世英的几根铁杆跟着他。
赵绮秋这个外人,跑到中科院纪委为陈春先喊冤。但是,没用。
悲伤的她与丈夫周鸿书交谈,引起了副总裁的关注。结果,陈春贤的经历出现在1983年1月6日的《国内动态模式》上。
直接呈现中央领导的秘密内部参考逆转了陈春先的命运。第二天,陈春先的审查被制止,服务部的做法赢得了中央政府的赞赏和鼓励。
年4月,陈春贤干脆更有勇气成立华夏新技术开发研究,彻底突破制度障碍,成为中国第一家技术、工贸企业。
但历史赋予陈春先的使命似乎戛然而止。
此后,陈春先创办了20,项目失败,贸易 ** 、非法拘役等无数磨难。不仅没有积累财富,还因为下海失去了体制内的福利待遇,晚景相当凄凉。
200470岁的陈春于20世纪8月10日去世。他捐赠了眼角膜,留下了遗愿明留给后人的遗愿。
大智大勇的中关村第一人并不富裕,但他率先打破了时代的冰。当中国人的头脑仍然被囚禁在黑暗中时,他用自己的眼睛和勇气照亮了中关村的未来。
【2】
与陈春先同时揭竿而起,还有一个标志:王洪德。
也正是有了他们的“反叛”,才有中关村“两通两海”的时代。
1982年底,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构的一次会议上,右派王洪德突然开始拍摄:如果你不能被雇佣,就借吧!不能借,不能转移!不能转移,辞职!如果你不能辞职,你会解雇我的!
说完,他拂袖而去。
当年,王洪德五走创京海,在北京引起轰动。
这也是憋出来的释放和爆发。
年,为了解决知青就业问题,王洪德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知青社拉了一支人马,专门从事计算机房工程安装,年收入60万元,引起了中国科学院的轰动,也引起了工商局和纪委的审查。
他泪流满面地解释:我们的新产品填补了国家的空白,否则我们将从国外进口。它不仅创造了效益,而且解决了就业问题。我有什么罪?但纪律检查委员会坚持调查到底。
年8月,46岁的王洪德受不了,于是怒创京海,他的创业比陈春更顺利、更成功。
他从知青社借了1万元。他一在银行开户,就赢得了北京大学的一个计算机改造项目。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等大品牌都来竞标,但北京大学的人只相信他王洪德。
这个项目让京海赚了9万元,从此一发不可收。国家远洋、国家计委、 工程质量优良** 等大工程订单接踵而至。1987年,京海总产值突破1.3亿,坐上了中国机房行业的头把交椅。
陈春贤和王洪德的创业壮举刺痛了中国科学院和海淀区。为什么官技人员能经营企业?看到科研资金减少,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决定与海淀区合作,从新菜田改造基金中挖出10万元,创办官民合资的科海。
科海的成立是希望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成果能够在海淀区的企业中得到推广和应用。20多项新技术取出,但成功率很低。例如,化学研究所的人造大理石,拿到面包房作为装饰墙,室温变形较高。企业认为技术不可靠,化学认为企业质量差,不知道如何控制固化温度。
而且双方互相嫌弃,怎么也谈不上。
这种心态让科海走得不远。虽然推出了中国最早的计算机汉字装置、空气加湿器、财务管理系统等,但在中国赢得了很多第一名,赚了一些钱。
然而,京海和科海的先后尝试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感到兴奋。他们想下海,但没有钱。海淀区四季青乡决定投资合作,他们渴望看到自己的愿望,从事一些产业。
1984年5月16日,四通在四季青乡会议室宣告成立,乡里出资2万,请着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当名誉董事长。“四”取自四季青,“通”有“四通八达”之意;英文“Stone意思是石头,有人解释说:做钻石,做不好就甘当铺路石。
四通的第一笔订单业务来自一批日本打印机,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打不出中文,卖不出去。他们花了400元雇佣了一个程序员,写了一套打印中文软件,很快就被取消了,公司赚了20万元。
沿着这条财富之路,四通发现单位购买电脑通常只用于打印,但电脑 打印机需要5万元。如果你能制造一台便宜的打印机,一定有市场。
1985年,四通MS-2400中英文打字机诞生了,一群没见过钱的科技工作者竭尽全力开出 ** 千元的高价,都挡不住汹涌的订单。一年之内,公司疯狂收购3000万元,转年突破1亿元。
1993今年7月,四通电子成为北京首家在香港上市的民营企业。
鼎盛时期,四通一家在中关村的纳税比例高达60%。人民大学南侧立交桥以四通桥命名,使联想、方正等黯然失色。
但1997年,一场金融诈骗让四通负债2.4亿,2002年才走出困境。在此期间,虽然投出了新浪这样的大黑马,但之后,四通昏招迭出,先接手史玉柱的脑白金,然后跟随黄光裕搞房地产,最终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失去了光彩。
信通曾与四通共舞。这是中关村第一家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科仪厂、海淀区投资100万元的股份制企业,于1984年11月开业。
信通的第一桶金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的抗干扰稳压电源。通过科学奖的技术产业化,当年赚了12万。
但信通并非一家有远见的企业。
那一年,它首先邀请倪光南生产100张汉卡,并同意与计算机构分享55张。因此,计算机销售93元,信通只销售7元,计算机分为大部分,信通坚持一半。
最后,信通求锤得锤,成就了未来联想的汉卡伟业。
此后,信通的表现一度夺冠两通两海。然而,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一起7000万走私案件的东窗事件,中关村第一个崩溃。
【3】
1984,被称为中关村的拐点年。
今年,除了两海两通,还有著名的联想跳上了历史舞台。
柳传志坦言,深受陈春先事迹的鼓舞,萌生了创业的念头:憋得太久,机会来了,特别想干事!
年10月17日,联想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在一个尘土飞扬的传播室举行了第一次会议。公司只有两三张长凳、桌子和20万元的开业费。每个人都说,认为首要任务是快速赚第一笔钱。柳传志看起来很悲伤,对未来没有底。
发愁是有原因的。这年,中科院财政拨款锐减20%,预计5年后全取消。计算所1500人吃饭要成问题,所里布下这支奇兵,就是希望能探条活路。此时,“两通两海”在电子一条街赚得风生水起,自家人还像没头苍蝇,怎能不愁。
机会很快就来了。据可靠消息,在遥远的江西妇联一位女性手中,有一批彩电要卖。这是当年最稀缺的商品,每一个都能净赚几千块。一大笔钱在挥手,柳传志告诉我们先验货,再给钱。结果一口气被骗了14万。
那年头,柳传志一个月挣78块。骗子骗走的,是他150年的工资。
困境中的柳传志不知道如何反败为胜。他别无选择,只能带人在路边卖电子表、旱冰鞋、运动衫,堵住洞。
两通两海一年赚几千万,40岁摆摊。这是一件极其可耻的事情。柳传志咬牙切齿。即使他有一颗大心,他也无法想象20年后他会把蓝巨人带到世界各地PC买下业务。
不经意间,中国科学院救出了这支哀兵:从医院进口了500台IBM计算机准备分配给所有科研机构。柳传志得到消息,放下摊位,直接前往中国科学院设备部门,抓住计算机验收、培训和维护业务。一群人肩上拿着三轮,靠这项业务赚了70万元。
这是联想的第一桶金,也是中关村龙腾虎跃的传奇之始。
【4】
1988今年5月,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获批,中关村正式诞生。
压抑了十几年的创业热潮喷涌而出。
年,王新毅然辞去联想,通过在中关村倒卖软件节省了第一桶金。1993年,他与中国顶尖反病毒专家刘旭合作,瑞星。
年,当倪光南的联想汉卡疯狂销售时,中国第一程序员求伯君也来到了中关村。他四通先进,后来进入金山。经过三次肝病爆发,他独自在病床上工作WPS,横扫整个文本软件市场。他之所以这么努力,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一个死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把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灵魂,完全建立在别人的智慧上。
年,被柳传志愚弄进入联想的郭伟首先想出了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是什么的广告词,并将联想汉卡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改为一等奖;同年进入联想的孙宏斌仍在柳传志 ** 校正山西口音,两年后被送进班房;真正掌管联想未来的人,还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赶毕业论文。
今年,国务院事务管理局王文静也在柳传志创业事迹的启发下,扔掉了金饭碗,扎进了中关村。他和他的搭档苏启强用5万元创立了用友。2001年用友上市时,身价50亿元的王文静只有36岁。
苏启强没有等到用友上市。
年,他与王文京分道扬镳。1994年,他用王文京的钱回购股权,创办了连邦软件,成为中国各地的正版软件店。在无数抱着孩子的女人问你要CD吗?中关村,他过着清澈的生活。
年,英海威竖起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有多远,向北1500米的广告牌,宣布互联网来到中关村。
今年,制作中国黄页的马云像朝圣一样来到英海威。他的偶像张树新只在会议上接待了半个小时。出来后,马云盯着英海威的广告牌说:如果互联网上有人死了,张树新一定比我早死。
然后,他找到了体育委员会的人,说奥运会即将开幕,我们的中国网页不能是空的;但那些不愿接待他的人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但特别强调:不要预约,这不符合规矩。
而人们对网络的实际体验,更多来自煤矿工人王跃胜的飞宇网吧。大学生在网络和游戏面前彻底沦陷,巅峰时期,1800台电脑日夜收割,成就了中关村“飞宇网吧一条街”的盛名。
伴随着《相约一九九八》的歌声,中关村开始群雄并起。
这一年,求伯君的北京金山正直面生死。此前,他全力开发、挑战微软的办公软件“ ** ”遭遇重创,即便变卖别墅也无力回天。关键时刻,联想注资900万美元,令其绝处逢生。
入主金山的杨元庆踌躇满志,与求伯君一并慧眼识珠,将金山总经理的大任授予雷军。此时的雷军,正盘算着用15万将张小龙的FoxMail收入囊中,却被总经理的任命搞得诸事缠身,最终与日后打造出微信的张小龙失之交臂。
这一年,“方正最好程序员”周鸿祎,刚把“方正之花”胡欢娶进门,就不管三七二一地创立了“3721”。此后19年间,“红衣主教”跟互联网圈所有精壮男人斗了一遍,却矢志不忘创业年代的夫人感言:“你去做吧,我打工挣钱供你吃饭。”
还是这一年,清华留美博士张朝阳,把搜狐和风险投资这个“新物种”带进了村。
几条街外,刘强东把刚租下的柜台打扫干净,卖光盘刻录机的“京东新媒体”悄悄开了张。
刘强东的光盘还没卖几张,1999年,李彦宏跑去了旧金山走街串巷地拉风投。期盼100万美元创业的他,却被人强塞了120万美元。是年圣诞,北大资源宾馆挂出个牌子,上书两个大字:百度。
也是这一年,苏启强把连邦软件的加盟商王峻涛(网名老榕)请到中关村,搭建起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8848”。此前,老榕一篇《大连金州没有眼泪》的网文,曾赚得全国网友泪目,顺手就带火了一家日后名为“新浪”的网站。
此时的马云,结束了在北京的抑郁踌躇。但他回到杭州办的阿里巴巴还不知道怎么活下去时,2000年,8848的交易量已高达26亿,几乎实现了对中国电子商务的垄断。但后来,8848分崩离析,马云真的把万吨巨轮推上了珠穆朗玛。
多少人曾大胆设想,倘若8848成功,今天的阿里又将何去何从?也曾不断追问:为什么8848没成,马云却成了。
但这就是中关村,这就是高科技。
【5】
199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冯军,怀揣220块,租下了中关村四海电子市场的半个柜台,然后每天骑着一辆堆满键盘、机箱的三轮车,沿着商铺挨个叫卖。
他提着键盘、机箱走进店铺,对每位老板都面露笑意并重复着同样的话:“我只赚你5块钱。一个月内你卖不出去,我保证退款。你看我每天都来,不会跑掉的。”
从起初直接把他轰出门,到天天被“我只赚你5块钱” ** ,摊主们在冯军水滴石穿的意志面前败下阵来,键盘、机箱都从他那拿,并送他绰号“冯五块”。
后来,有了个响亮的品牌——爱国者。而他起家的、堪称是鱼龙混杂的电子市场,才是中关村最接地气的活力所在。
由菜市场改建的四海市场,起初是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产品最热销;后来,买配件、攒电脑、装系统的生意最红火,引得市场“倒爷”遍地、人山人海。
中关村电子市场,开始声名鹊起。
90年代,火热的生意把中关村堵得车水马龙。1997年,北京市政府下狠心砍倒大片树木,刚刚拓宽了路面,村里就开出科苑、中海、硅谷、海龙、太平洋等一批电子商厦。Pentium处理器+Windows操作系统成了电脑标配,电子市场也进入了奔腾年代。
进城农民、下岗职工、贫困大学生、落魄技术员……人们涌进中关村,把破落的小柜台变成崛起的英雄地,梦想着成为“冯五块”。
当年周鸿祎谈恋爱,就曾拉着胡欢在电子市场挤来挤去。逛完后,周鸿祎拍胸脯打包票:“咱肯定能挣钱,就是攒机子,我的水平都是最高的。”
那是个炸裂般成长的年代。
1999年5月,中关村的海龙大厦刚开盘,商铺就遭人哄抢,转眼迎来日均三四万的客流。水泄不通的人潮中,任何品牌、任何配件都应有尽有,不论是攒机赚辛苦钱,还是转手倒商铺,月入数万数十万的大有人在。
汹涌的人流、高涨的租金、火爆的市场,为中关村电子市场赢得了“中国硅谷”的盛名,却也渐渐堕落成了骗子大本营。
千元贴膜、万元鼠标、数万元的山寨本……这类坑蒙拐骗的神迹,不断在电子市场上演。
消费者遭遇最多的,则是“换机”套路:你要7000元的A款笔记本?没问题!拿来一开机,就不断蓝屏、重启。技术人员则在一旁“好言相劝”:换B款吧,价钱都一样、性能强得多。用户换来一看,果然更加稳定流畅。殊不知,B款只要5000元即可。
由于坑蒙拐骗太多,网友们自发总结出《中关村防骗手册》。即便如此,真水货、假内存、翻新机防不胜防,“老鸟”都会看走眼,“小白”只会被骗得“满载而归”。
不是没人 ** ,但得先自问有没有叶问“一个打十个”的本事。叫嚣“110我们都认识”的黑导购,算是最客气的;上来敲断鼻梁、群殴砍人的,才是中关村的确有过的暗黑。
据中关村派出所统计:2010年,仅海龙、鼎好、e世界三大卖场的报警 ** ,就高达3527起,抓获黑导购7 ** 人次。2011年,官方公布的“北京十大治安乱点”中,中关村赫然上榜。
如此乱象,几乎是给首都抹黑,惹得一位大学生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向北京市领导吐槽:“我想知道,为什么中关村电子卖场骗子那么多、骗了那么多年?为什么政府不能管管?”
政府当然在管。2009年,海淀区就把工商、税务、等31个部门凑起来,组成中关村西区协调管理委员会,工作组入驻卖场、综合整治。但乱象太密太繁,最终管不胜管。
自作孽不可活!2011年,太平洋正式关门,敲响了电子卖场的丧钟!它们的掘墓人,正是从那里走出的刘强东!
1998年,24岁的刘强东来到了中关村,以货真价实赢口碑,靠卖光盘刻录机起的家。2003年非典来袭,他不得已转型线上,创立京东商城,却招招击中了电子卖场的要害:你价格欺诈,我价格透明;你假货横行,我正品保障;你暴打客户,我包退包换……
当年是“南有华强北,北有中关村”。
如今,中关村电子卖场已不复存在。
刘强东最终把京东搬离了中关村,并留下一句振聋发聩的话:“不是京东革了你们的命,而是你们自己!扪心而问,你们做了多少偷梁换柱勾当?卖了多少水货假货?暴打了多少客户?这是因果报应!”
30多年的喧闹轮回,无非印证了一点:哪怕是卖光盘、赚五块钱,都应恪守最基本的商业正道。
【6】
京东狂打电子卖场那些年,顺手把当当、卓越亚马逊等网上书店也揍了个遍。但真正趴下的,却是“北京文化地标”海淀图书城。
2015年5月7日,总理突然来到这里。他走进咖啡馆,点了杯香草卡布奇诺,在与创业者们的笑谈中,读出了杯子上“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口号。
这一天,轰动中国的除了“总理同款”咖啡,还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以及中关村先行先试的“工商19条”、“食药12条”、“外籍人才新政”等一 ** 政策利好。
中关村,就此迎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
触发这场变革的要素中,绕不开 ** 咖啡。
2010年,担当投资总监的苏菂发现,在广袤的大北京,看投资项目已然成为一项体力劳动:每天大部分时间在路上,见三四项目算高效。
他脑洞大开地想了想,是不是搞个创业者集中营?
凄风萧瑟中的海淀图书城,就这样落入苏菂法眼。这其中,他特别中意一家面积大、风水差、干啥啥不行的大网吧,把这改造成了 ** 咖啡。“ ** ”源于缔造出谷歌、微软、YouTube的美国“ ** 文化”。苏菂的雄心很大,希望这里能诞生出未来。
要找到 ** 并不容易。
走进一楼,人们先要在漆黑中穿过一段走廊;再上二楼,才见豁然开朗,隐喻着创业的晦暗曲折。因为偏僻,所以便宜;但苏菂更深的想法是,希望过滤掉情侣、散客,专注为创业者服务。
万事俱备后,万事开头难。800平的地方空空如也,苏菂甚至抓了个熟人团队来暖场。这支创业团队穷得底朝天,借着开业酬宾,连喝15天免费柠檬水,一杯咖啡都没点。
眼见着 ** 咖啡和创业团队都要黄,苏菂却请动了新浪前CEO、DCM联合创始人林欣禾来掌眼。在苏菂的引荐下,这支PPT都没有的创业团队,拿下林欣禾200万融资。
消息像一枚核弹,引爆了创投圈。 ** 咖啡人气陡升,创业者蜂拥而至。
没资金、没背景的创业者,很快发现了 ** 咖啡的妙处。点杯20元咖啡,就能享受一天的办公环境和1G极速网络;再交30元,还能在沙发上过夜。一支5人团队驻扎在此,办公“月租”只要3000块,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这就是白菜价。
人越来越多,让中关村管委会和大企业也积极响应。通过 ** ,能走绿色通道;另外,微软给3年正版,阿里给免费云存储,农行有综合金融服务……一连串“福利”算下来, ** 能提供300多项创业综合服务。
但这些都不是 ** 咖啡最致命的吸引力。
扎堆的创业团队,成功吸引了200多家风投机构。雷军、徐小平(真格基金)、王京(险峰华兴)、刘一昂(清科创投)等大佬,曾在此定期出没,戏称“坐台”。而滴滴、ofo、大姨吗、魔漫相机等知名企业,也是在 ** 咖啡孵化成长,使其暴得大名。
2013年3月,这条200米的步行道,正式变身为中关村创业大街。
于是乎,3W咖啡、Binggo咖啡、36氪等30多家孵化机构疯狂入驻;形形 ** 的创业者游走于此,混圈子、见名人、谈项目、做路演,个个梦想变身独角兽、颠覆BAT,也造就了这里特有的“21岁创业现象”。
中关村的创业前辈们更生猛。
不论是勤恳创富的,还是敲钟套现的,大都在游艇香槟的快意人生中感觉不兴奋、不 ** 。于是冲进咖啡馆、化身投资人,哭着喊着投入了新经济大潮。他们的个人冒险、知识阅历、精神魅力,和磅礴的资本一道,注入了创新企业的精魂里。
前些年,O2O、P2P、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还是风口;转眼间,VR、AI、区块链、无人驾驶又成了热门。资本寒冬来了又去、创业咖啡热了又凉,这条大街的深度,已远远超越了200米的表象,不仅成了中国创业创新的风向标与温度计,更将中关村的创业精神延展到了全世界。
【7】
40年,弹指一挥间。
今天,从北京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出来,步行至创业大街,你便能仰望一部中关村的变迁史。
海淀大街路口,矗立着中关村第一代企业的标杆四通大厦;往北途经海龙大厦、鼎好商城,电子卖场已是人潮散尽;向西的创新大厦、理想国际大厦里,爱奇艺、新浪等互联网英豪风采依然;拐进昊海楼、走进创业大街, ** 咖啡里涌动着中关村的无限未来。
不远处的知春路,更是中国互联网的时代缩影。新浪、卓越、美团、今日头条,皆出于此;雷军入金山、投凡客、创小米,辉煌沉浮数十年,都没离开这块巴掌大的地方。
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已经超越地理范畴,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最大品牌。
如今,“一区十六园”的中关村,汇聚了1万天使投资、2万创新企业、3万海归人才,贡献出北京四分之一的GDP,企业总收入突破5万亿;其中,坐拥321、70只“独角兽”,占据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半壁江山。2017年,中关村的专利申请量7.4万件、授权量4.3万件,被美国《福布斯》誉为媲美硅谷的“全球最大科技中心”。
而作为创新风向标的“中关村指数”则显示,中关村每平方公里的投资额,已然超越硅谷。
大批新兴科技企业群星闪耀:寒武纪、华捷艾米的AI、AR芯片,商汤、旷视、地平线的智能识别,百度、驭势科技的自动驾驶,百济神州的抗癌新药,中航激光的大型钛合金3D打印,京东方的柔性显示……正日新月异地改变中国科技产业的面貌。
陈春先或许意想不到,当年他燃起的创业星火,如今早已冲天燎原。
历经改革开放40年,有人无限感慨地表示:农村改革是小岗村首开先河,科技领域则是中关村首当其冲。这座科技之城,必将成为永久的风口之地。
总理对中关村的评价更加振聋发聩:“中关村充满朝气与活力,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展示着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无限创造力。”
而亲历中关村40年、曾与陈春先共创“服务部”的纪世瀛则表示:“中关村的历史,是成功者和失败者共同创造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那些失败的人。”
参考文献:
《当代北京中关村史话》,柯小卫著,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中关村笔记》,宁肯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电话:134-6660-8836
手机:134-6660-8836
邮箱:s58@linktom.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景盛中街38号院
GPU服务器托管 北京高电机房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EyouCms